高校体育资源赋能乡村教育新实践

来源: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-教育学院(2024)

时间: 2025-03-20 00:00

2025年3月20日,春分时节春日的阳光洒在铺锦村篮球场上,一群身着运动服的孩子正跟着大学教师学习运球技巧,汗水与欢笑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动人图景。为贯彻广东省教育厅关于 “每日校园体育 2 小时” 的政策要求,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育学院体育专业教师团队深入乡村,将高校体育课程资源转化为助力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动能。图片1.png

 

政策引领,体教融合润乡土

广东省教育厅明确要求保障学生每日体育活动时间,强调 “健康第一” 理念。这一政策如同指南针,为乡村体育教育指明方向。在铺锦村,我们以篮球场为体验课场地,设计体能训练、团队游戏等模块化课程,确保孩子们在趣味中完成跳绳、折返跑等基础运动量,让政策从文件落地为鲜活的教育场景。


 

高校赋能,课程设计显优势

高校资源下乡,为乡村体育注入专业化力量。教育学院体育专业团队结合运动科学理论,开发了适合农村场地的 “一球多玩” 体验课程:篮球不仅是竞技工具,更化身体能训练器材 —— 孩子们用传球练反应力,以绕杆运球提升协调性。同时,课程融入 “挫折教育” 理念,当学生跳绳老是中断时,教师引导其调整姿势而非苛责结果,培养 “反求诸己” 的体育精神。这种将高校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实践的能力,正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生动注脚。

 童心燃动,高校助力乡村教育

活动现场,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反复练习三步上篮,额前碎发被汗水浸湿也浑然不觉;初中生小分队自主设计飞盘的飞行路线,为时间差争得面红耳赤后又握手言和。最令人动容的是在跳绳“组队赛”中 :孩子们时时刻刻关注着比分;在这片略显斑驳的水泥场地上,体育精神正以最质朴的方式传承,当最后的哨声响起时,全场沸腾的欢呼声,是对 “体育强则国强” 最嘹亮的注解。

 


夕阳西下,篮球场边的宣传展板前仍有村民驻足细读。这场高校与乡村的双向奔赴,不仅让 “每天运动两小时” 从政策要求变为现实场景,更印证了教育公平的深层价值:当优质资源跨越围墙,每一寸土地都能成为滋养生命的运动场。

spacer.gif 图片9.png

图片:体育专业教研室

文字:李启成

初审:蔡国强

复审:杜俊杰

终审:银岁红


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页